10月1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一天,对于东航的几位“国庆”机长来说,每年这天都是最特殊的一天,他们中的大部分,都于10月1日这天出生,名字中也带有“国庆”二字,但这一天的重点不是与家人一起庆生,而是在假期出行的最高峰,坚守岗位,守护旅客出行平安。
第一次在航班上度过生日
“国庆,你要记得,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安宁与繁荣。”客舱部乘务员吴国庆的童年记忆里,爷爷总爱和他讲起当年在炮兵连的激情岁月。爷爷曾是炮兵连的一名老兵,为他取名“国庆”,把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放进了其人生轨迹。
今年,吴国庆穿上乘务员制服,将第一次在航班上度过自己的生日。“当万千家庭团聚之时,我和同事们坚守岗位,服务好每一位旅客的团圆之路。这种坚守,何尝不是一种对爷爷那代人精神的传承呢?”吴国庆说。
吴国庆认为自己的名字是一份责任与荣光。他想用实际行动诠释这个名字的内涵——像爷爷守护国土一样守护旅客安全,像庆祝国庆一样珍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。
吴国庆在飞机上服务旅客。
以机坪上的坚守来庆生
“报告,绕机检查完毕,一切正常,可以放行。”菅国庆是机务人员,也是飞机安全的守护人员。
菅国庆记得父母常说,改革开放让他们这代人过上了好日子,要把这份感恩刻进他的名字里。
十年前刚当上机务时,师傅拍着菅国庆的肩膀笑道:“国庆啊,你这名字起得好,注定是要为‘大家’过生日的。”那时他还不懂,直到他在机坪上度过了一个个国庆节,看着航班载着旅客冲上云霄,他才渐渐明白——有些庆祝不必在热闹里,而可以在默默的守护中。他过生日的庆祝方式之一,就是守护大家的团圆。
“国庆”这个名字对菅国庆而言,是一份使命。一次雨夜,航后检查时,他发现机头雷达罩上有个顽固的黑点。他心头一紧,前几天刚下过雷暴,万一有问题怎么办?尽管敲击声听起来正常,他还是坚持架梯爬上去,和同事一起拆开雷达罩检查。直到确认毫发无伤,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。“别人说我太较真,但我知道,这较真背后,守护着千万个家庭。”
菅国庆认真检查每一架飞机的状态。
紧握方向盘度过生日
“今年国庆,是我和共和国一起度过的第52个生日啦。”东航综管部/采管部虹桥机组车队的驾驶员吴国庆手握方向盘笑着说。自2019年进入东航以来,他一直从事机坪特种车辆、机组保障车辆驾驶工作。
在吴国庆心里,“国庆”不仅是父母赋予的名字,更是与共和国紧密相连的“身份印记”。小时候,他总缠着父亲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故事,听父亲说“你是生在国庆节、长在红旗下的人”。如今,这份认知深深融进了他驾驶车辆的每一个动作里。
成为机组保障车驾驶员后,吴国庆将这份使命感与岗位职责结合,“我的名字连着共和国生日,我的方向盘就得紧跟国家发展的方向”。
今年国庆节,吴国庆还是一如既往坚守在岗位上。“迎来共和国76周年华诞,我能做的就是握紧方向盘,把每一位空勤人员安全准时送达,让他们安心执飞航班。”
今年国庆节,吴国庆也坚守在岗位上。
服务在细节中见精神
“我出生在9月30日,第二天就是国庆节。我姓‘殷’,谐音‘迎’,合起来就是‘迎国庆’。”乘务员殷国庆介绍了自己名字的由来。
2023年10月入职以来,殷国庆已累计飞行1500小时。刚入职参加“带飞”时,他总怕做得不好,“前辈们教我,客舱服务不是简单地递水送餐,而是要把温暖放进细节里。”慢慢地,他学会了观察旅客的需求,常和同事们一起琢磨怎么把航班服务做得更到位、更贴心,也慢慢读懂了“民航服务无小事”的深刻内涵。
前不久观看大阅兵直播,让殷国庆心潮澎湃:“感到特别自豪。”国庆节,看着一架架飞机在蓝天白云间起落,他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。
殷国庆在客舱中服务旅客。
守护蓝天也是保家卫国
空保部的张国庆,经过应聘、航空安全员初任培训、岗前培训,即将成为一名航空安全员。
“十月一日出生,所以我叫‘国庆’?”小时候,张国庆总这样问父母。长大后穿上军装,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,他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名字后面蕴含着的父母对祖国的热爱。
两年军旅生涯,“保家卫国”成了张国庆的信仰。退伍时,看到航空安全员的招聘信息,他立即想到——“守护蓝天安全,这不就是另一种‘保家卫国’吗?”
即将成为一名航空安全员的张国庆。
参加入职培训时,张国庆格外认真,每一次体能训练、每一次登机巡逻、每一秒警觉值守都拼尽全力,对航空安全员的职责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——不再穿军装,但肩上的担当从未卸下。“在万米高空,我将以另一种方式站岗,用严谨与忠诚守护好空中防线。”正如他在部队时常听到的那句话:“关键时刻拉得出、打得赢”,他也将以此为标准,通过实习带飞、日常训练和综合演练,不断突破自我、弥补短板,提升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突能力。
美林配资-配资专业门户-在线配资炒股-好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